20万身家才能投资中国信托
2007-02-21 15:46:27
从2007年3月1日起,信托业开始执行新规定,要求合格投资者必须年收入超过20万元、金融资产超过100万元等,具体说来就是合格的个人投资者应当符合三项条件之一:个人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 ,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收入证明;在认购信托计划时,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超过100万元,且能提供财产证明;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而且,即使是因为信托公司的过错而导致投资者的资金受损,投资者仍有可能承担部分损失。 好家伙,原来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只是规定"信托投资公司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时,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含200份),每份合同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含5万元)"。 新规定出台后,单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人数除自然人不得超过50人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 简而言之,随着信托的门槛拔地而起,中国的工薪阶层又少了一条理财之路,毕竟符合上述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并不多见,银监会出台的这个规定对个人投资者无疑是重大利空消息,虽然在国外信托的高门槛比较常见,如美国规定,拥有500万美元资产的个人或机构有资格参加,且人数不超过100人,英国门槛稍低,但拥有10万英镑的年收入或拥有25万英镑净资产的个人才有资格购买类似产品。但中国低收入者众多,本来理财的渠道又少,这样匆匆与国外接轨后,穷人可以选择的低风险产品就更少了。
转贴:解疑伊拉克新第纳尔直销真伪
2007-02-21 15:45:48
最近听闻收藏界流行收藏伊拉克货币新第纳尔,以直销的模式发行。粗看起来,确是直销与金融嫁接的美好结果。如果不考虑现行法规对直销产品的限制,这个项目的确很新颖;即使考虑现行法规,也有很多人在利益和先机的冲动下趋之若鹜。鉴于这种模式同时涉及直销、货币、外汇、国际政治等范畴,特对其进行单独号诊。 一、项目简介 从英文网站http://www.mydinar.net(以下简称“英文网站”)和中文网站http://www.mydinar.cn上,大致了解到“伊拉克新第纳尔”项目的模式类似于双轨制,赌的是“新第纳尔”未来的存在巨大升值空间,对国内居民通过其英文网站非官方发行全套七张新版“第纳尔”。这个项目源于一个真实的国际金融市场被国际政治扭曲和左右的事实: (1)1932年,老“伊拉克第纳尔”与美元兑换汇率为1:4.86(1第纳尔等于$4.86美元)。 (2)在沙漠风暴发生和联合国封锁伊拉克经济的1991年之前,老“伊拉克第纳尔”与美元兑换汇率为1:3.35(1第纳尔等于$3.35美元)。 (3)由于联合国的禁令,第纳尔价值直线急速下滑。2003年10月,官方给出的汇率是1:0.00027(3700第纳尔等于$1美元)。此后,伊拉克官方发行以汉谟拉比王雕像、名胜古迹以及普通劳动者的形象为货币票面主体的新版“伊拉克第纳尔”,取代印有前总统萨达姆头像的老版第纳尔。 (4)从2004年8月到2005年,官方给出的新伊拉克第纳尔兑换美元的比率是1:0.00068(1470第纳尔等于$1美元)。受投机热潮影响收藏第纳尔的人相信,随着外国援助进入、石油出口增加和巨额债务被免除或重新安排,第纳尔的币值必定还将上升。 可以预见,受伊拉克重建以及石油恢复出口等因素影响,新第纳尔长期走势将趋向上升。但从当前局势来看,由于伊拉克临时国会的第一和第二大党团——什叶派政治联盟与库尔德人党团分歧变得越来越大,而占伊拉克国内60%居民人数的第一大党团面临分裂危机;加上不同教派在权利分配上始终存在分歧,新政府迟迟不能出炉。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伊拉克社会秩序的混乱,绑架案及流血事件频频发生。不稳定的政治局面直接导致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计划,所以“伊拉克新第纳尔”币值何时可以达到理想的币值高度,仍不能明确预期。 二、项目分析 (一) 货币来源分析 尽管该项目把真实货币包装成为一式七张的收藏品形式,但货币收藏隶属于“邮币卡”范畴,仍属金融商品。作为大规模经营真实货币的“英文网站”,需要政府当局相关部门的经营许可,否则属于非法经营货币。但在其网站上,对其是否有经营货币的能力,并没有任何正面介绍。 由于对“伊拉克新第纳尔”的升值预期,在伊拉克边境,经常会发现大规模私藏“伊拉克新第纳尔”等真实货币走私的情况(相关报道称每天都能查缴价值100万美元左右的“伊拉克新第纳尔”)。国内出现的大量“伊拉克新第纳尔”,是否也是走私?如果是走私货币,则中国“伊拉克新第纳尔”项目投资者将在无意识中成为国际游资或黑钱用以洗钱的终端。由于笔者现在没有确切资料对“英文网站”的货币来源进行判断,上面的分析权且作为参考。 (二) 财务核算分析 暂且接受“英文网站”对“伊拉克新第纳尔”未来升值的精妙诱导和以收藏品名义的巧妙包装,对项目进行整体财务分析。 根据该项目商业计划,用140美元(折合1140元人民币)买进一套七张“伊拉克新第纳尔”的收藏品(41,800第纳尔),此时相当于“伊拉克新第纳尔”与美元兑换汇率为1:0.0033(300第纳尔等于$1美元)——若汇率上涨到“沙漠风暴”发生时,每伊拉克第纳尔等于3美元的水平,则投入的140美元将会价值125,400美元(但这显然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 在购买了41,800新第纳尔同时,你将获得一顾客介绍系统,并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佣金。 1.介绍佣金:当左右各推荐一份报单,形成一对报单时,可以获得25美元的介绍佣金,每天15对介绍佣金,共计375美元/天封顶; 2.奖励佣金:从直接推荐顾客所得到的介绍佣金的10%作为你的奖励佣金; 3.精英顾客佣金: (1)一颗星精英:直接在左右各推荐五份单,共计十个顾客,即可成为一颗星精英,享受以下的待遇:①介绍佣金:每天最多能获得20对新顾客的介绍佣金,共计500美元/天封顶;②见单佣金:在自己所辖客户群中,无论新顾客是你直接介绍还是间接介绍,见新单即得2美元的佣金;当有一颗星或者两颗星的精英在你的顾客群的时候,你只能从这个一颗星或者两颗星的顾客群(新顾客)拿到0.5美元,而不是2美元。一周内你最多只能拿到250美元。 (2)两颗星精英:直接在左右各推荐十份单,共计二十个顾客,即可成为两颗星精英,享受以下的待遇:①介绍佣金:每天最多能获得30对新顾客的介绍佣金,共计750美元/天封顶;②见单佣金:在自己所辖客户群中,无论新顾客是你直接介绍还是间接介绍,见新单即得3美元的佣金;当有一颗星或者两颗星的精英在你的顾客群的时候,你只能从这个一颗星或者两颗星的顾客群(新顾客)拿到0.75美元,而不是3美元。一周内你最多只能拿到375美元。 通过沙盘推演,可以测算出这个双轨制奖金计划的拔出率在64%左右,比较接近传统保健品直销公司的拔出率,而且制度优点在于没有PV值折算,也没有加权计算,简单明了直接,适合这种一次性报单没有重复消费的产品。 (三) 货币兑现分析 现在伊拉克官方发布的第纳尔兑换美元的汇率基本上都在1:0.001(1000第纳尔等于$1美元)以下,根据伊拉克现在的情况看,何时可以升值3倍到现在的购买价1:0.0033(300第纳尔等于$1美元),实在是个难以预测的时间。 二战后德国马克极度贬值后花了很长时间才重回正常价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卢布极度贬值后至今仍未回到合适价位,“伊拉克新第纳尔”价位回归正常绝不会在3~5年内。从直销行业经验而言,一家双轨制直销公司的生存时间很少超过3~5年,换言之,如果“英文网站”确实是以货币经营为主营业务,而且生存时间可以达到3~5年,则是幸事;如果“英文网站”只是购买大量货币后,包装成收藏品,以双轨制模式进行发售用以大规模吸金,那么其生存时间能维持1~2年就差不多可以关门逃逸数钱去了。 假设未来某一时间,“伊拉克新第纳尔”的确升值超过了现在的购买价1:0.0033(300第纳尔等于$1美元),国内持有者仍不能很容易地将其换成人民币,以求获得升值获利。 在“英文网站”上给予了这样的解释: 一旦伊拉克第纳尔的国际兑换率被确立后,你就可以到任何一家国际银行或者货币交易所去将你的伊拉克第纳尔兑换成美元。银行及货币交易所将会为你的兑换收取小额服务费。 换言之,“英文网站”只负责出售“伊拉克新第纳尔”收藏品,未公开承诺未来的兑换工作。实际上,现在只有三家银行被伊拉克当局认可可以进行“伊拉克新第纳尔”在国际范围内的兑换工作:National Bank of Kuwait(科威特国家银行)、HSBC Bank(汇丰银行)、 Charter bank of England(英格兰银行)。 中国居民最熟悉的是HSBC Bank(汇丰银行),但据笔者在汇丰银行的朋友表示,鉴于“伊拉克新第纳尔”是小币种,国际上对其没有交易盘,故在中国大陆设立的汇丰银行分支机构并不办理“伊拉克新第纳尔”的兑换工作。连经营小额货币兑换的银行都不予办理兑换工作,就更不用提经营大宗货币交易的货币交易所了。 据说有人计划收集自己所有客户群的“伊拉克新第纳尔”,然后找电力公司或水利公司等可能参与战后伊拉克重建工作的企业,以期与企业直接进行货币兑换。但是,我国参与对外建设的公司一般都是凭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外汇核准件,到银行办理专项外汇购汇,并以美元形式直接汇到该公司在国外,如在伊拉克本地银行的外汇账户,而不可能与个人手中的国外货币进行兑换。 所以,当未来“伊拉克新第纳尔”升值到足以抛出获利的情况下,国内持有该收藏品的散户们,将没有合适渠道办理“伊拉克新第纳尔”的兑换工作。 但对于以直销名义经营本项目的人而言,只要在网络扩张时拿到了倍增收入,就根本不会管未来是否可以兑现以获得升值收益了。 (四) 真实交易分析 “伊拉克新第纳尔”的升值空间确实存在,也存在伊拉克当局以及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认可的货币交易市场。通过对位于美国的某家专业的全球性第纳尔交易公司的调查和咨询,笔者得到关于该公司进行第纳尔交易的相关情况: 1.美国货币交易官方机构网站(http://www.msb.gov)可查到该公司为在美国财政部登记注册并获批的货币服务机构,于2004年成立并注册。而“英文网站”的注册地在墨西哥,注册时间为2005年11月11日,北美总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其亚太区总部则设立在香港。 “英文网站”在开通了英文网站后,接下来首选开通了简体中文网站。绝大多数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直销公司而言,香港和台湾公司网站都会选择繁体中文网站,而绝非简体中文网站。因此,我们判定该项目为国内直销领导人参与,直接针对大陆市场进行控盘。“英文网站”是否具有“伊拉克新第纳尔”货币经营权,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资料。“英文网站”英文网站的FAQs是这样回答的: Do you ship to international customers? Yes! Shipping costs will vary outside the US. It will cost extra per shipment for International orders(“英文网站”/site/faq.asp) 从这些文字可以分析出,该英文网站是针对在美客户推出的,通过美国货币交易官方机构网站(http://www.msb.gov)在亚利桑那州的注册机构并没有检索到“英文网站”相关注册信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无法通过美国货币交易官方机构确认“英文网站”是否真的具备“伊拉克新第纳尔”的货币经营权。 2.该全球性交易公司通过联邦快运FedEx提供现金运输(Cash on Delivery)业务,并且可以在网上订购“伊拉克新第纳尔”货币,这一点和“英文网站”是一样的,只是该第纳尔交易公司提供的全部是一对一的零售业务,而“英文网站”则全部提供的是双轨制直销模式。 3.该全球性第纳尔交易公司明确指出仅有三家银行获得伊拉克官方授权,“The central bank of Iraq has issued licenses to Western Banks to operate in Iraq these are the three banks: National Bank of Kuwait, HSBC Bank and Charter bank of England”,同时该公司在其网站上明确说明:“is always in the market to buy dinars once you are ready to sell your dinars kindly email us or call for a buy price”,对其所有售出的伊拉克货币随时提供收购报价。而这些官方和正式的承诺在“英文网站”没有见到。 4.从“伊拉克新第纳尔”的经营成本来看,网上有报道说在2004年,对像全球性该第纳尔交易公司这样的大货币经营机构投资者,伊拉克当局提供1460第纳尔兑换1美元的价格,而该全球性第纳尔交易公司则对普通投资者提供740第纳尔兑1美元的报价,而其他实力较弱的第纳尔交易公司则只能对普通投资者提供1060至1190第纳尔兑换1美元的交易报价,不同货币交易商提供的价格相差幅度相当大。笔者当天查询该全球性第纳尔交易公司,提供的交易报价由交易金额从小到大为:100,000第纳尔兑换$100美元,即兑换汇率为1:0.001(1000第纳尔等于$1美元)至10,000,000 第纳尔兑换$8100美元,即兑换汇率为1:0.0008(1234第纳尔等于$1美元)(见表格),这个报价远远低于“英文网站”给出的报价:41800第纳尔兑换$140美元,即兑换汇率为1:0.0033(300第纳尔等于$1美元) 也就是说,从中国居民购买“伊拉克新第纳尔”收藏品开始,“英文网站”就是净赚国际金融市场异地汇差的绝对稳赚不赔的生意,专业术语叫做利用不同金融市场的兑换汇率之差进行“套利”(Arbitrage)。 笔者向美国全球性第纳尔交易公司咨询了解到,该公司明确表示1:0.0033(300第纳尔等于$1美元)是不可接受的价格,他们不可能以如此高的价格回购“伊拉克新第纳尔”,除非若干年后“伊拉克新第纳尔”真的涨到这个价格。看来,中国居民高价购买的“伊拉克新第纳尔”也许真的只能以收藏品的名义永久封存。 可以肯定的说,“英文网站”利用中国居民对海外政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生疏以及尚属混沌和混乱的中国直销市场,涮了一把直销和金融。 (六)项目核实分析 通过在全球最大的C2C网站http://www.eBay.com上检索“dinar”,可以查到近4000条相关信息。在该网站一个交易额较大、信誉较好的“伊拉克新第纳尔”交易网店http://search.ebay.com/_W0QQfrppZ25QQfrtsZ50QQfsooZ1 ;QQfsopZ1QQsassZdinardirect,可以看到其报价: 这个网店有全套41,800伊拉克新第纳尔的报价,仅为$26.00美元,折算兑换汇率为1:0.00062(1607第纳尔等于$1美元),加上$9.99美元的运费,总成本为$35.99美元,折算兑换汇率为1:0.00086(1161第纳尔等于$1美元),都比“英文网站”的报价1:0.0033便宜得多。所以,相比于前面提到的全球性第纳尔交易公司,和eBay上专业伊拉克新第纳尔交易网店,“英文网站”的价格高出了3-5倍,有国际金融欺诈之嫌。这也就是为什么奖金制度可以制定64%的名义拔出率。 同时,在这家eBay网店上,店长“dinardirect”在每件产品介绍明细中,都展示了其所属公司在美国财政部的注册资料(见http://i7.ebayimg.com/02/i/06/7e/bb/dc_1_b.JPG)。 所以,“英文网站”网站上和其纸质宣传资料上对其货币经营资格的不予披露,这对于发源于以诚信而享誉全球的美国公司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一言以概之,“英文网站”的“伊拉克新第纳尔”直销项目,疑点重重。 三、项目总结 该项目利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高价售卖以获得暴利,对于第纳尔如何兑成人民币,缺乏合理解释。相反,该项目大量渲染“伊拉克新第纳尔”未来升值的噱头,利用国内直销人只顾眼前双轨制抢先机凭卡位赚钱的想法,行非法传销之实。 可以判定,该项目是以直销的名义进行国际金融欺诈。对国际金融市场了解的朋友直言,“伊拉克新第纳尔”未来升值是依靠其石油出口,与其等待货币远期升值,还不如去进行研究石油期货,在国内既合理又合法,信息来源也多,也可避免落入圈套。
春节期间投资市场分析
2007-02-19 13:01:24
先祝大家新年快乐!财源广进!最近几天亚洲许多国家都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美国周一因为总统纪念日休市,欧洲市场也缺乏数据,所以汇市和各国股市大多波澜不兴。香港失业率处于六年来低位,刺激了恒生指数在春节前上扬,但是港元并没因此得到多少支撑,美元兑港元仍在区间整理。中国银行中止了才运行了4个月的海外投资基金,可见在国际金融寡头的围剿下,这种试图通过投资海外资产来抑制人民币升值的违背市场走势的基金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澳美短线有下行压力,但日图和周图的趋势向上。欧美可以轻仓逢低买入,但须紧设止损。欧磅还是上扬趋势,但如果破败0.68,多单止赢为好。欧瑞、美瑞、美日、磅美暂时倾向于逢高做空,但须谨慎。欧日趋势向上,如果高收将强化此趋势。美加如果守稳了1.1620,还有向上的希望。
曾多乱弹:中国首只QDII惨遭清盘背后的故事
2007-02-15 16:21:24
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认可本地机构投资者机制),是允许在资本帐项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中国内地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QDII意味着将允许中国内地居民用人民币或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QDII将通过中国政府认可的机构来实施,目前主要是银行和基金公司在发行QDII产品。
出于对控制风险的考虑,中国银监会严格限制银行发行QDII产品的投资范围,只能投资于固定收益型产品,如果投资对象只是传统的银行存单、商业票据、政府及机构债券、公司债券以及资产抵押证券、按揭抵押证券等所谓新型的投资工具的话,我是绝对不看好这种产品的前景的。毕竟汇率风险太大,先不说人民币投资QDII,先要承受两次人民币与外币的汇兑损失,关键的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问题不容回避,按照目前人民币在远期市场的走势,银行QDII产品没有7%以上的年收益率,和风格类似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及货币基金的收益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更何况目前美元基准利率为5.25%,低风险的拿到7%的收益谈何容易。
果不其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中行就栽了一个跟头。
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是中行去自去年7月28日起公开募集的首个QDII产品,集合境内居民的人民币资金,转换成美元到境外投资,采取准基金的运作模式,开放申购与赎回。根据产品说明书规定,存续期为从产品生效至产品份额数连续10个工作日低于4亿份时终止。然而从2006年11月17日可以赎回到今年1月12日,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该产品的规模便由当初的5.785亿份缩水至不到2亿份,规模缩水了一大半。从2007年2月12日起,该产品不再接受申购申请,同时从2007年2月14日起不再接受赎回申请。停止赎回后,管理人与托管人将共同组成清算组,对产品进行清算。
为什么会遭遇大规模赎回呢?中国人又不是傻子,一边是A股红红火火,众多股票基金动辄翻番的收益,一边却是在人民币强劲升值的背景下,实际收益率为负数的QDII(招行的首款QDII产品,运行3个多月来,投资者实际亏损了0.18%),虽说拿银行固定收益类QDII和股票基金比有点不公平,但如果收益率不超过同样低风险的信托、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政府看上去好像做了好事,拓宽了国人的投资渠道,可如果没有实打实的收益率打底,开放了又有什么用呢?
QDII将来的前途还是不能局限于货币市场,必需要扩大到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信托凭证、商品基金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才有获得高收益率的希望。当然,这样风险就放大了,适合长期投资,实现资产的全球配置,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收益。
至于固定收益类的QDII也不是绝对行不通,关键的是运作者不能眼睛只盯了美国佬的货币市场,毕竟人民币只是相对美元来说在不断升值,但相对其他货币就不一定了,如果那个国家有高收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是可以进行合理配置的,再结合外汇走势进行汇兑,不过这样就对操盘手的要求高了,但也是合理的,银行想糊弄老百姓,把你们的人民币圈过来,银行闭了眼睛拿去买年收益率在5%以上的美国债券,到时间再返一点收益给投资者,过一道手就可以赚个差价,根本不用市场分析调研比较运作,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